鋼琴弦槌 ,鋼琴及配件加工與制造 ,磨具及磨料 ,五金產品 ,木制品的銷售
節奏是音樂的脈搏,音樂的生命。在我們生命存在的每時每刻,我們的脈搏都在跳動,一且脈搏紊亂了,生命就要出問題。
音樂的存在和進行,首先在于節奏的作用。節奏的脈動每時每刻都貫穿在音樂之中。
我們舉一個很普通的例子,當演唱流行歌曲時,由于它的樂隊加了很多打擊樂器,在每小節重拍時,低音鼓濃重地打出了節奏重音,表現出非常有規律的節奏。
聽眾往往被這種節奏所感染,而自覺不自覺作出與節奏同步的點頭動作來。
實際上此時并不一定是非常理解音樂的表現,因為受感染的人,有的是懂音樂的,有的可能根本不懂,那么,此時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呢?
是對節奏—有規律的節奏產生的共鳴,如果此時節奏忽然搖晃起來,讓聽眾找不到穩定的規律了,那么這種共鳴也就消失了。
流行音樂由于講究效果,特別夸張和加強了節奏。這種強烈的節奏感染是人人都會感覺到的,這也正是它通俗性的表現。
作為古典音樂,或謂嚴肅音樂,節奏的表現方式不可能像流行音樂那么外在,所以往往容易在某種程度和某些方面被忽略。
對于彈鋼琴的人來說,由于從學鋼琴開始,到將來能夠演奏,甚至獨奏都是一個人自己進行和完成的。
不同于學管弦樂器到一定程度就要合伴奏,參加小樂隊甚至管弦樂隊,有一個合作關系或集體的關系,甚至有指揮管著,所以從事管弦樂器者會受到更多嚴格節奏的訓練和要求。
而彈鋼琴的人容易自行其事,也常常更易忽略節奏的嚴格和規范。
因此,在我們練琴或演奏中,節奏感的強調就顯得至為重要,因為我們沒有一個鼓在旁邊給敲著節奏點,全靠彈奏者的良好訓練和感覺去體現出來。
有些學生往往很不注意節奏。在鋼琴考級中就常見到這種情況。一個曲子開始時速度搖搖晃晃,彈了三四小節才逐步進正速。
彈到容易一點的地方,順手一點的地方,就越來越快,彈到復雜一些、難一些的地方又力不勝任,慢了下來,整部曲子彈得忽快忽慢,弄得聽者無所適從。
樂曲的節奏,就像人的心跳,在心緒穩定的情況下,基本上保持在70次上下,當興奮一些時,跳得便略快一點;
安靜時,則跳得慢一些。這些正常的伸縮都是合理的。如果基本次數是一分鐘跳70次,忽然在幾秒鐘內變成了90次、100次,忽然又掉到了5次、60次,若出現這樣的變化,那一定是心臟出問題了。
音樂節奏不可能像機器一樣地紋絲不變,一首奏鳴曲、一個樂章內雖有一個基本速度,但在歡快時,也許稍稍加快了一點,抒情的地方也許要稍稍放慢一些,但是基本速度不能改變,從整體感覺上,速度必須是統一的,這樣,樂曲才能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