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弦槌 ,鋼琴及配件加工與制造 ,磨具及磨料 ,五金產品 ,木制品的銷售
“這首歌就叫這個名字,其他什么要改都可以,名字絕對不能動!”
與作曲家鄭秋楓身份相同的是,詞作家瞿琮也出身部隊。創作《我愛你,中國》之前,二人已合作過多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二人為電影《海外赤子》創作了八首作品?!段覑勰?,中國》是女主角在考場上演唱的歌曲,也是整部電影的點睛曲目。
瞿琮曾談到《我愛你,中國》的歌詞大約構思于1972年。瞿琮回憶,60年代中葉,他就下定決心要創作一首歌頌中國的作品。直至1976年,終于完成了《我愛你,中國》的初稿,準備擇機發表。
1978年春天,歌詞《我愛你,中國》終于等來了機會。剛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分配到廣西電影制片廠的胡冰,創作了電影文學劇本《海外赤子》。為了讓改革開放后第一部反映歸國華僑愛國情懷的音樂片在音樂上立得住,編劇找到了當時已擁有數首名作的瞿琮。研讀劇本后,瞿琮為女主角黃思華拿出了早已靜待多時的《我愛你,中國》。
這首用中國傳統詞律手法創作而成的唱詞,一詠三嘆,字字達意:引子部分起伏迂回,將人們引入百靈鳥凌空引吭高歌的畫面;中間部分運用疊句、排比等手法,以春苗、秋果、森林、山川、小河形象描繪和鋪展開了一幅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畫卷,使“我愛你,中國”的主題不斷深化;尾聲部分,以華麗婉轉的感嘆,將歌曲推向高潮。并在高音區以“我的母親,我的祖國”為結束語,把歌中蘊含的激情完整托出,展現出華僑兒女對祖國的赤子之情。
但是,歌詞在送審時并非一帆風順。當時的一位制片人提出“我愛你,中國”不妥,應該是“我愛你,祖國”。瞿琮權衡再三,調整了歌詞,但對于歌名卻非常堅持,“必須是《我愛你,中國》。祖國是我的母親,我叫著母親的名字,她名字就叫中國。這首歌就叫這個名字,其他什么要改都可以,名字絕對不能動!”也許是出于對創作者的尊重,影片上映,歌曲《我愛你,中國》一字未改。
據作曲家鄭秋楓回憶,《我愛你,中國》請過多名試唱者進行試唱,但均未達到理想效果,他只好請中央電臺文藝部的負責人推薦歌唱演員,對方則毫不猶豫地推薦了中央音樂學院教師、女高音歌唱家葉佩英。于是,鄭秋楓給老熟人葉佩英寫信,并隨信寄去了電影劇本。葉佩英讀后立即回信,欣然應允。
“我也是華僑,這首歌好像就是專為我寫的”
葉佩英祖籍廣東,1935年生于馬來西亞吉隆坡,是少年時代就懷揣愛國之心的海外赤子。童年時代的葉佩英在南洋街頭唱著《賣花詞》為支援抗戰募捐:“先生買一朵花吧,這是自由之花,這是解放之花。買了花呀,救了國家!”1951年,愛唱《長城謠》《畢業歌》《松花江上》《梅娘曲》等愛國歌曲的葉佩英終于回到了祖國。1955年,她考取了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并于1960年畢業留校任教。
1979年5月,這位曾受到過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贊賞的歌唱家收到了鄭秋楓的來信和《海外赤子》的劇本。后來,葉佩英在一次采訪中提到了當時的情景:“顧不上吃飯,含著淚把它一口氣讀完了。為了唱這首歌曲,我放棄考托福。我也是華僑,這首歌好像就是專為我寫的?!倍段覑勰?,中國》,也極大地展示出葉佩英優美的聲線。她飽含深情地唱出:“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我愛你碧波滾滾的南海,我愛你白雪飄飄的北國,我愛你森林無邊,我愛你群山巍峨,我愛你淙淙的小河,蕩著清波從我的夢中流過……”葉佩英在廣州珠影廠的錄音棚里幾經哽咽才完成了歌曲的錄制。唱畢,作曲家鄭秋楓緊緊握著她的手激動地說:“你唱得太好了!”影片上映不久,便在海內外引起轟動。歌曲《我愛你,中國》也因其優美動聽、深情雋永被廣為傳唱。一時間,無論城鄉,凡是有擴音設備的地方,都能聽到葉佩英的歌聲“我愛你中國,我愛你中國……”。
四十年來,歌曲《我愛你,中國》屢獲國家大獎。它觸動了人們的愛國之情,因而久唱不衰;它詮釋了愛國之情是每個中國人最樸素的情感,因而歷久彌新。它被譽為歌頌祖國歌曲中的經典;它入選高等音樂院校、藝術院校聲樂教材;它入選中宣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首優秀歌曲。它凝聚著“愛中國”的信念,提醒我們“不忘初心”;它會聚著“愛中國”的力量,督促我們砥礪前行?;厮莶环舱鞒?,千言萬語,都匯成這一句——“我愛你,中國”!
鋼琴弦槌 ,鋼琴及配件加工與制造 ,磨具及磨料 ,五金產品 ,木制品的銷售